近日,黑龙江一消费者在当地新开张的某阳澄湖大闸蟹总店花370元买了8只母蟹,回家才发现可能是假货。此后,他向苏南某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举报作为会员的该企业售卖“假”阳澄湖大闸蟹,并要求协会对其身份信息保密,可约8小时后,他就收到了商家来电。
对于消费者来说,买到假冒伪劣产品无疑是件令人糟心的事,但更令人伤心的是,向行业协会投诉售假后非但没有得到支持,还被泄露了个人信息。面对大众的质疑,该行业协会在事后回应称,协会在接获消费者举报后,不会先行调查核实,而是由涉事商家自行与消费者协商解决,协商无果时,才由协会出面从中协调。也就是说,如果消费者与商家达成一致,协会就不会参与其中。那么笔者不禁要问,如果商家和消费者私下和解,协会还会对涉假的商家采取措施吗?答案恐怕是显而易见的,如果行业协会不能协同有关部门监督行业内的违规违法行为,发挥自身作用,只会使当地大闸蟹售假乱象愈演愈烈,无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阳澄湖大闸蟹是闻名国内外的产品,行业协会理应维护好该品牌形象。虽然作为自发性的行业自律组织,行业协会没有相关执法权,但也是有义务监督会员企业的经营行为,发现违规违法行为,更应做到主动介入,协调沟通。只有行业协会做到“零容忍”,才能震慑不法商家,让其不敢售价,从而达到净化市场,更好地保护广大消费者权益的目的。(小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