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颂炫
由张爱勤撰写、凤凰出版社出版的《鹤之独行——王木东》一书发行后,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今年初去世的王木东先生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他对无锡惠山泥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所做的继承、发展工作和取得的艺术成就,使他成了这个领域中一个不可替代的人物。
这是一部颇具特色的传记作品,其中的许多内容都是第一次面世。《鹤之独行——王木东》一书共分七章。从王木东先生于1922年2月27日出生在辽宁省锦州市义县留龙沟满族乡曹家屯村写起,记述了王木东先生的家世。王木东先生本名叫王春和,由于从小热爱美术,后来有机会去东亚美术研究院学雕塑。当时的雕塑老师叫王之江,是东京日本大学雕塑系毕业的。王之江老师看到他对雕塑那么有兴趣,又很有天赋,就建议他去日本大学留学。1939年1月,王春和顺利考入了日本大学艺术学部雕塑系,先后接受清水多嘉示(罗丹的学生)和本乡新(日本著名雕塑家)两位老师的雕塑指导,以及绘画老师内田岩、寺内太冶郎及理论老师柳亮(留法学生)的教学。
这部书写出了新中国成立以后惠山泥人沿革、变迁和发展的历史。王春和于1943年在日本大学本科毕业后,毅然回到烽火连天的祖国。此时,他改名为王木东。1949年2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3年下半年,王木东接受组织的安排,从南京来到无锡,成为首任惠山泥人研究所的所长。他带领工作组人员迅速制定了工作思路:老艺人的生产小组正常生产;收集惠山历史及现代泥人艺术成品、模型及相关资料;开始对惠山手捏戏文技巧进行学习、研究、记录;对惠山泥人彩绘技巧进行学习、记录;创办“江苏省惠山泥塑彩绘训练班”,培养泥人艺术接班人;成立“惠山泥人陈列室”;聘请艺人对历史泥人进行复制;对艺人进行艺术理论普及教育。
这部书还写出了王木东先生高尚的人品和他所取得的杰出的艺术成就。从1953年到1992年离休,王木东在无锡惠山泥人厂、泥人研究所整整工作了四十年,创作了600多件雕塑作品。离休之后,他依然坚持外出写生,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工作条件,继续孜孜不倦地从事着艺术创作。王木东的这些雕塑作品,大的有将近两米高,小的仅有拇指大小;种类有泥塑、彩塑、手捏泥人等;题材涉及历史名人、经典剧目、神话传说、民间习俗、文物遗存等,还留下了40多件油画精品和3000多幅国画(写生)作品。1988年,王木东先生被轻工部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对于王木东先生的人品与艺术的研究,以后一定会有更为全面、更为深入、更为透彻的作品问世。但是,张爱勤的这本《鹤之独行——王木东》,由于收集掌握了不少的第一手资料,具有原创性,又得到王木东先生生前的亲自过目和审核,是一部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