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探索

做严于律己担当作为的 纪检监察巡察干部

  □ 沈建华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深刻指出,周恩来同志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一颗璀璨巨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面不朽旗帜。周恩来同志之所以成为共产党人的杰出楷模和一面不朽旗帜,其根本在于他的坚定信仰、关键在于他的人格魅力。作为纪检监察巡察干部,学习周恩来同志,就是要像他一样,把初心融入血脉,把忠诚举过头顶,把人民装在心中,把责任扛在肩头,把奋斗落到行动,强化“打铁必须自身硬”的职责要求,发扬自我革命和斗争精神,做严于律己担当作为的纪检监察巡察干部。

  ●自觉扛起肩负的时代重任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并一以贯之体现到党的全部奋斗之中。”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就是要牢记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自觉肩负起时代重任。

  周恩来同志在那个白色恐怖的年代为什么要走上革命的道路?在他的一生中为什么要推功揽过,甚至是忍辱负重?为什么在生死关头,他总是置自己的生命于不顾?为什么他对自己、对亲属、对家人总是那么苛刻?为什么他要为党为国殚精竭虑、夙夜在公,甚至在即将离开这个世界之前,还要拖着只有30.5公斤重的身子去处理国事?是责任,是担当!在他心里,没有比实现中华民族振兴腾飞更为重要。他在少年时代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和“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的誓言。正是他的这份初心使命、这份责任和担当影响了他的一生。

  各级纪检监察巡察干部尽管身处职位不一样,但身上都扛着责任,肩负着使命,没有任何理由不在自己的岗位上,把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时代责任扛起来。只有这样,从严律己担当作为才有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才能形成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思想自觉。从严律己担当作为,群众往往不会看你怎么说,关键看你是怎么做的。纪检监察巡察干部践行从严治党要求,必须像周恩来同志那样,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充分运用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去,用行动说话、用人格发声,做一个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职责、无愧于内心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把控好灵魂深处的欲望

  每一个人都有欲望,周恩来同志灵魂深处有欲望吗?当然有。但他始终把欲望牢牢把控在道德、原则、底线范围之内。12岁离家的他,再也没有踏上过家乡的这片土地,不想念家乡、不思念亲人是不现实的。1959年1月,他在广州参加会议以后,乘坐飞机返回北京。当飞机快要飞到淮安上空时,他不顾飞机在飞行中的颠簸摇晃,踉跄着走进驾驶舱,用温和的口气和驾驶员商量,能不能将飞行高度降低一点,让他看一眼家乡。当飞机飞临淮安上空,他坐在副驾驶座位上,眼含热泪深情地凝望着机翼下的故乡,如同一位漂泊在外多年的游子,见到了日思夜想的母亲。家乡情、思乡情无法割舍,他思乡而不回乡,担心的是给国家带来负担、给人民带来影响。一国总理能做到欲有度、心有戒、行有止,广大纪检监察巡察干部也应该牢记初心使命,从内心和灵魂深处把控好自己的欲望。

  ●建设好家风是终身课题

  家风关系党风,连着政风影响民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领导干部家风建设,反复告诫党员领导干部不要在家风上出任何问题。

  在家风建设上,周恩来同志为党员干部作出了很好的表率。上世纪五十年代,为了响应党的号召,他带头把在淮安老家几代亲人的坟墓托人平掉,把整理出来的土地交公使用。他身后没有留下任何个人财产,连自己的骨灰也不让保留,撒进了祖国的江海大地。周恩来同志的“十条家规”、身边工作人员的“四要六不准”要求,相信在参观过周恩来纪念馆和故居的人们的脑海中会留下深深的烙印。周恩来同志特别叮嘱晚辈,在任何场合都不要说出同他的关系,都不许扛总理亲属的牌子,不要炫耀自己,不能为己谋私权。

  “大贤秉高烛,公烛无私光。”包括纪检监察巡察干部在内的每名党员干部,都要好好培塑自己清正廉洁的家风,像周恩来同志那样,严于律己,以德治家、从严管家、廉洁持家,把建设纯正的良好家风作为自己的终身课题。

  (作者系无锡市委第四巡察组副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