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教育周刊

微光照亮微光 故事记录成长

  【编者按】学生的成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价值追求。今起,本刊推出“教师的目光”专栏,我们致力于寻找那些竭力不被世风压进平庸模子的教师,心中有“人”、有光的教师,他们的思想会照亮教室里年轻的心。

  □丁爱萍

  无锡市新吴区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成长故事书,新的学期,又翻开了新的篇章。

  走进新吴特校,就能发现孩子们都在奋力绽放着自己的自然美、独特美、成长美。老师们则在守护、欣赏、见证这些美。

  守护孩子的自然美。“不要特殊,要特别”是有特殊需要的孩子对我们最大的呼唤,老师们秉持着这样一份尊重、理解的理念,坚持守护孩子本真美好的“自然美”。

  欣赏孩子的独特美。特殊教育,是爱与专业的陪伴。孩子情绪不稳定的时候,一支画笔就可以让孩子奇迹般安静下来,老师们发现他们随意挥洒便是一幅大作。老师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在满足全体教学需求的情况下,对宸宸、慕华两位小画家给予充分的尊重和理解,在他们作画时,允许他们创作自己的小小世界。现在,小画家宸宸、慕华的个人画廊已粗具雏形。果果的小脑袋里,装着一个计时器,孩子善于1000以内加减法口算,于是,老师每天额外给他一张算术题,充分发挥他的计算才能,为他讲解内在的数学思路,满足他的需求。对于从普校转学来的文文,原有的培智学校部编教材不能满足她对于知识的需求,如何在差异性较大的班级进行教学统整是老师们不断思考的问题。于是老师们根据普校教材,结合特殊教育的教育理念,为文文制作了属于她的个性化练习和教学策略。学校特意为文文搭配了一位有普校教学经验的老师担当班主任,同时要求任课老师必须了解熟悉普通学校的教材。在每天的课间,老师们为文文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她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在每一次教学中,老师们注重发挥孩子的优势,发现文文会唱歌,便一有机会就让孩子展示自我,唱给老师听、唱给同学听……半个学期过后,文文发觉到自己的改变,体会到成长的喜悦,经常低头走路、不太自信的她变得开朗了、自信了。老师们的种种做法,孩子们的点点互动,都确定了,他们都在慢慢变得更好。

  见证孩子的成长美。每一个不放弃爱与希望、勇敢的人,都值得被奖励。老师们与孩子一同在欢声笑语中快乐长大,也在每一次互动、每一个瞬间、每一次奖励中见证了他们的成长。

  一个个精彩的瞬间在故事书里被定格,孩子们成长的故事被老师精心写成书,展示在教学区的长廊里。课间,时常可以看见孩子们在故事展板前,认真地看着,笑着。故事长廊成了老师们学习经验的“取经地”,成为了校园文化以生为本、以实见长的“主阵地”,成为了志愿者们迅速了解特殊教育的“小园地”。每当学期结束的时候,家长们会收到自己孩子的成长故事书,拿着这份独特的礼物,他们总会激动得红了眼眶。

  故事书不仅见证了孩子的成长,更见证了一所新校的成长。新吴特校开办近两年来,学校坚持以文化建设为抓手,以学生成长为主线,依托课程建设和教育教学,为每一个孩子量身制定个性化教学计划。新吴特校的老师们也愿做微光,守护在学生的身旁,温暖且柔和,陪伴且长久,努力让每一个生命绽放光彩。让我们一同在收获孩子成长的喜悦中,不断见证新吴特校有温度、有高度的成长之美!

  (作者系无锡市新吴区特殊教育学校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