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住在康养院,结识了山东籍的赵老太。她今年97岁,仍然步履轻盈,头脑清醒,不用护工,生活自理。
赵老太丈夫是我们第27军的老前辈,参加过攻打孟良崮、济南战役和抗美援朝战争,因伤病于1953年转入无锡荣军疗养院治疗和康养。后因旧伤复发,英年早逝了。为此,我非常尊敬这位老前辈的遗孀。
我俩常在饭前饭后一起聊天,知道了发生在赵老太身上的故事:她在20岁出头的时候,就踊跃参加高密县内外的“支前”队伍,和其他乡亲一起,冒着枪林弹雨,给解放军运粮食,抬担架,抢救伤员,大家都称她为“支前先锋”。随丈夫来到无锡后,她含辛茹苦,挑起了养育三个子女的重担。在企业当过工人,也办过公司,当过老板。退休后,过着独立生活。94岁时,住进了康养院。当我问及有关开心、健康、长寿问题时,这位“支前”老太,讲话虽然是断断续续、零零碎碎的,但归纳起来,有几点还是颇有启发的。
长寿要健康,健康要快乐。她都知道。她说:“人只要开心,什么都不怕。”这话,正印证了作家余华在《活着》中的一句名言:“人只要活得高兴,穷也不怕。”她还说过:“长寿,有向往但不追求。顺其自然最好!吃好每日三顿饭,简单日子简单过,每天日子开心过。”
子女孝顺,家庭和睦。她认为这对老人长寿至关重要。赵老太笑着对我说,她住进康养院这几年里,三个子女经常来看望,关怀备至。在康养院,一天中午,我亲眼看到她的一个孙子还带着自己的孩子来探望,她抱起重孙,笑得合不拢嘴哩!
退休生活,延年益寿,一定要有物质保障。她很强调这一点。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基础要打牢。在职时要尽量多赚钱。她介绍说,改革开放后,她主动下海,成立小公司,当上了老板,积累了一些财富,不仅资助了子女,更为自己购置了新房、高档自动轮椅车等,为退休后的晚年生活留足了资金。
人这一辈子,要照顾好自己。除了健康,什么都是第二位的。学习“支前”赵老太,健康快乐一辈子!(杭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