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太湖周刊

听劝与劝人

  □项友炜

  孩提时,父母常开导我,要多“听人一句劝”。于是,我将此话铭记心中。记得1962年春,浙江许多中专学校相继被撤销,这也波及各中学。当时,我们班上就有五六名同学自动退学了,我也有这样的想法。班主任方老师找我谈心,劝我继续学业。在她的规劝下,我读完了高中,并应征入伍,成为一名军人。当年如果没有方老师的及时规劝和自己的听劝,我的人生就要走上另一条路啦!

  民间有“听人劝,得一半”的说法,即虚心接受劝告可事半功倍,这也体现了传统智慧中“兼听则明”的辩证思维。还有一句“听人劝,吃饱饭”,则从生存需求的角度表现接受劝告的实用价值。“善纳良言可避祸得福”,这在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早年,我们部队曾担负保卫南京长江大桥的任务。一个深秋的傍晚,在桥上巡逻的战士发现一名姑娘急匆匆地走到桥墩旁,双手抓住护栏,伸腿往外跨。战士飞也似的一把抓住她,把她带回岗亭,一边给她倒水,安抚情绪,一边了解事由。原来,姑娘是安徽人,二十出头的年纪,因婚姻问题与父母闹僵,一时冲动便想跳江了此一生。几位战士耐心开导她:天大的事都好商量,轻生不可取。人生之路还长着哩!你这一跳,不仅自己享受不到美好人生,父母还会痛苦一辈子……最后,问她:“现在还想死吗?”“不想了!”姑娘摇头回答。几年后,这位姑娘结了婚,有了孩子,家庭生活美满。

  由此我联想到:当你遇事想不开的时候,听人一句劝,会拨开云雾见太阳;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听人一句劝,制胜的点子或许就在眼前;当你走向违法犯罪边缘时,听人一句劝,可能会让你迷途知返,回头是岸!

  听劝与劝人,在行为科学中属于社会互动行为,分别对应信息接收与主动干预的行为,其核心涉及动机理论、说服心理学及群体行为规律。这就要求劝人者具有高人一等的智慧、知人知心的本领、对症下药的良方、循循善诱的技巧;要求听劝者有虚怀若谷的胸怀、举一反三的悟性、知错就改的意识。

  听劝与劝人的最高境界在于相互砥砺中彼此照见,在共同探寻里臻于圆融。这里头的艺术,就在于沟通中既坚持原则又顾及他人感受,使双方达成共识。孔子与弟子坐而论道,非单向灌输,而是教学相长,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邻居阿根是我退休后的好朋友。他是一家大型国企的退休工人,每月退休金5000多元,工资卡由老婆管理,每月只有几百元零用钱,手头很紧。好在他心灵手巧,常为左邻右舍修水管、通马桶、配门锁、搬运物品、陪护病人等,从而获得一些劳务收入。两年前,无锡出现一种新的非法理财骗局,以短途免费旅游为幌子,以高额回报为诱导,拉拢市民签订旅游理财协议。我每天与阿根讲,千万不要参加这样的活动。他嘴上应诺,暗地里还是参加了几次旅游,并将自己好不容易攒下的8000元买了旅游理财产品:8000元本金,半年后给付10000元。半年后,协议未兑现。又过了半年,阿根说那个总部在上海的旅游理财公司老总被捕,公司也人走楼空了。投资者联名状告这家公司,可官司至今未判决。我推心置腹地与他讲道理:非法理财公司,都是拉大旗作虎皮的空壳公司,投资者看中他们的高额利息,而他们看中投资者的现金。“阿根啊,你想想看,8000元本金,半年要付你10000元,那年化利率已达50%了,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今后碰到这类事,一定要动动脑子,不要再上当受骗了!”如此摆事实、讲道理的双向交流,使我们之间达到了真正的思想共鸣,阿根也坚定地说出今后的行为信条:勤劳致富,正道理财!

  劝谏,自古就有。而今,这古老的劝谏艺术愈显珍贵——它呼唤我们以开放的心灵谛听时代风雨,以悲悯的智慧抚慰人心,营造更和谐的文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