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芜申线宜兴段将“四升二”

建成后,2000吨级船舶可全线畅行

  本报讯 近日,无锡南部的长三角高等级航道——芜申线宜兴段二级航道整治工程取得工可批复,这条承载区域航运重任的航道将迎来现代化升级关键节点。项目建成后,航道等级将从四级升至二级,2000吨级船舶可全线畅行,为长三角内河水运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芜申线历史底蕴深厚,是中国现有记载最早的人工运河之一,因由伍子胥开凿而得名“胥河”,自古便是太湖平原沟通长江中游与皖南水系的交通要道。芜申线宜兴段起于芜申线溧阳宜兴交界处,讫于锡溧漕河口,全长约32.4公里,水运地位突出。2024年,该航段货运量达7846万吨,居芜申线全线货流密度首位。此次整治工程将严格按照二级航道标准全面推进,整治航道里程32.4公里,其中改线段13.7公里。

  “去年航道里通行船舶的平均吨位已达718吨,远超四级航道500吨的设计承载能力。”宜兴市交通运输局港航中心港航服务科科长濮天欢坦言,“加之宜兴港9条内外贸航线开通,航道标准滞后的问题愈发突出,不仅间接推高物流成本,还制约区域航运可持续发展,成为沿线企业发展的‘瓶颈’。”

  对于沿线企业而言,升级带来的增益令人期待。“码头每年要运输玉米、面粉、硫酸等原辅材料,年接卸量约40万吨,年运输费用近1000万元。” 江苏国信协联能源有限公司生化事业部车间主任李小晔介绍,航道升级后,运输成本预计下降20%左右,同时运输能力大幅提升,在枯水期、恶劣天气下抵抗不利因素的能力也会得到增强。

  升级不仅惠及企业,更能带来多重社会效益。“航道升级还涉及14座桥改建,不仅方便船舶通行,老百姓出行也将更安全。”濮天欢说。此外,工程还将同步优化宜兴港口布局、完善货运枢纽功能,并进一步提升城市防洪体系建设水平,推动区域综合交通运输能力全面跃升。

  值得关注的是,改线航道穿越北部产业集聚区,与城市产业集聚区融合,促进航道与城市的和谐发展。同时,航道改线还将释放宝贵的岸线资源,从西氿外围对航道进行改线后,航道均位于规划的产业发展区内,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园区内企业的发展,为宜兴市提供综合性、大型专业化的水运物流服务,引导企业向园区集聚,进而优化市域产业布局。

  目前,该项目已列入全省交通重点项目前期工作三年滚动推进计划,是“十四五”跨“十五五”的航道重点建设项目,并已进入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计划尽快启动先导段建设。(徐兢辉、见习记者 袁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