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爱珍
前不久,去南京一学校看望侄儿。在二楼食堂就餐时,发现打饭的地方和打菜的地方是分开的,而且是称重打饭。具体的做法是:每个学生说出自己要买的米饭价钱,然后食堂师傅把称好的米饭给学生。女生一般买4角钱,男生一般是买6角钱。就餐完之后,在餐盘的集中回收处,有剩饭的碗基本看不到。
其实,在很多单位食堂,打饭主要是靠食堂师傅“估”,有的师傅是一大勺,有的师傅是两小勺。而在一些餐厅订套餐的时候,很多时候餐盘里的米饭都已经事先打好了,然后自己选菜、付款。这样做的好处,虽然节省了打饭的时间,但是也容易造成浪费。因为这样的米饭“标配”,很有可能因为有人吃不完而白白浪费,着实非常可惜。
有时候,一些饭量小的人在食堂师傅打饭时,总是事先提醒:“师傅,少一点。”这样做,确实也值得点赞。因为一次、两次感觉不明显,时间一长,就会节约不少粮食。就拿大型高校、大型园区来说,一顿饭两三万人就餐是很正常的,如果每人都能做到适量用餐,每月、每年节省下来的粮食都是很惊人的。比如,很多单位食堂现在使用餐盘供餐,食堂师傅把饭菜都打好放在一个餐盘上,米饭的量就没个准,有的人觉得师傅打的量正好,有的人觉得打得太多了,每次都提醒师傅也嫌麻烦。有单位食堂就想出了一个办法,餐盘里装上正常饭量,在公共就餐区放置两大盆饭,饭量大的人可以自己去添饭,这样就避免了很多浪费。
从健康的角度来看,称重打饭也是有很大益处的。因为每次吃饭定量,不仅有利于我们保持体重,还让我们更健康。健康饮食讲究七分饱,一个人对自己每餐能吃多少米饭可以量化的话,就能做到适量饮食,避免浪费。(作者系退休教师)